從八月份到現在,在商場上轉了圈,前前后后差不多拜訪了三十多個經銷商。得到的反應,大的體感都比較共同,本年的生意的確不好做。
銷量下滑是常態,即便還能保持增長,也是增量不增利。下滑的原因,除了商場蛋糕的重新分配,更重要的是商場真的是進入縮量了。
個做糧油的經銷商告訴我,規劃數億的生意盤,本年下滑了20%左右。
聽到這個數字,我是比較驚訝的。糧油這個品類是剛需產品,且主要消費場景在線下,按理來說應該不會下滑這么嚴峻。
經銷商聽到團隊匯報后,找團隊開會,分析下滑原因。
是團隊操盤出了問題?仍是是競品搶了銷量?仍是途徑切割搶的銷量?
調研圈下來,發現競品的銷量也都在下滑,而且自身在當地基本上也是全途徑覆蓋,也不存在某個要點途徑沒做的狀況。
后得到的成果,是商場的問題,不是自身操盤的問題。不僅自身商場銷量在下滑,周邊城市的銷量都在下滑。
從2024年快消品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成績報告中,也能看出來,大多數品牌的成績處于下滑的狀況。
縮量商場帶來的銷量下滑,的確讓商場更難做了。